盱眙365网—盱眙论谈

  • 13813300900
  •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
搜索
猜你喜欢
查看: 2365|回复: 1

[心情日记] 了解盱眙历史故事一本书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5-23 12:38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
了解盱眙历史故事一本书
作者/高尚
马培荣先生,从盱眙农业开发局涉入政坛,擢升宿迁市农科委主仼,解甲前,是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。致仕后,归隐盱城,远离政界,目前荣膺盱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学术主任。
近日,我在外工作,忙中偷闲,忙中找乐,读一读马主任的大作《都梁聊斋》。这本书,我放在案头,拿到书桌,搬到茶几,左看右读,我觉得,是了解盱眙历史故事一本好书,是填补盱眙史料空白一本好书,是宣传盱眙形象一本好书。
宣传善道形象。《郑意娘的人鬼情》,郑意娘被金兵擒获,不辱殉节,展示盱眙人不畏权贵的形象。《穆店镇上义井街》,写出王养正抗清拒降的凛然正气。《吴棠捐修婆心桥》,写出盱眙人知恩图报的大义。盱眙,春秋善道,战国楚邑。什么叫善道?是诸侯会盟之道,也是鱼米之乡之稻,更是新时代盱眙人乐善好施,广开言路,勇于创新,不惧艰难之道。
盱眙有盱中石板路精神,盱眙有水冲港精神,盱眙有人武部精神,这些是盱眙父老乡亲的精神财富,这些是盱眙士农工商的传承家宝。这就是郑意娘坚守人格独立的精神,这就是吴棠不忘家乡的精神,这就是洒金桥耆老乐善好施精神,这就是王养正忠君爱国的精神,这或许是善道盱眙的内核!
填补盱眙史料空白。《太守穷囧遭鬼笑》,写南北朝盱眙太守刘伯龙一生清白,为官清介。盱眙古县志提到刘伯龙为王彭哭泉上疏嘉奖,但刘伯龙太守其他事宜未记载。《石刻幻影李夫人》,写的是汉武帝,盱眙人的乘龙快婿,思念李夫人感人事迹,盱眙古县志未记载。这些史料填补空白。
什么叫文化传承?文化是什么?文化是一种精神,文化是一种思维,文化是一种性格。盱眙秦置县,千年古邑,水漫泗州,没有漫走盱眙文化,莫之瀚知府,一边在大堤上指挥抗洪,一边主修《泗州志》。流寇入盱,同治盱眙知县方秀春一边抵御外敌,一边主修盱眙县志。王锡元,乞休归田,家园被毁,流寓宝应,自费自力自修盱眙县志。马主任也是这样,呕心呖血,废寝忘食,这个小城文化香火不断,埋头书海,深挖盱眙历史。
学习文史常识资料。这本书是盱眙中小学生学习文史常识一本资料。文史常识可圈可点,文化常识精彩纷呈。写《徐偃王出生灵异》,用到,徐夷一词,徐夷,在古时,东夷南蛮西戎北狄,这些文化常识,是高中生必备。写到巜周穆王伐徐夷》,用到,僭越一词,僭越指臣子违反宗制行为,这些文史常识是高中生必学。写到巜郭起元城隍驱狐》,用到,朔望一词,朔指初一,望把初五,这些文史知识,是高中生必知!
爱国与爱乡不矛盾,学习二十四史与学习家乡文史不冲突。当你阅读盱眙知县郭起元《祈雨》,你会觉得大清朝,竟然有一位县长竟然这样爱民如子?当你阅读在第一山脚下明朝按察使蒋春芳思廉的文字的时,你会觉得明朝竟有这样一位官员刚正不阿?当你阅读明末蒋佳征知县抗寇的故事时,你会觉得盱眙竟然有这样一位好县令?这些与盱眙有关秩官,有政声,有担当,如果口口相传,一样与阅读″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忧"值得膜拜,值得传承!
来的时候是一个碗,走的时候是一根绳,说的是大明。来的时候是金戈铁马,走的时候是颠沛流离,讲的是大清。但书比人长寿,书比财清香。王锡元走了上百年,但留下光绪盱眙县志脍炙人口,这是盱眙文化绵延不断的原因,这是盱眙马培荣主任著书立说的原因,这也是我为盱眙历史文化点赞的原因,这也是我为马培荣一位退休学者呐喊的原因!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5-23 12:38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
了解盱眙历史故事一本书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