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以来,盱眙县应急管理局围绕社会面小场所治理要求,通过多种措施,有效调动基层安全巡查员工作积极性,激发了小场所的自查意愿,全面助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提质增效。
完善科学有效的奖补机制。优化完善奖补机制,每季度安排不低于15万元财政资金进行奖补,建立管理层、场所层和工作层专项奖补办法。工作层以责任场所数量和工作开展情况为主要评价指标,对满足要求的安全巡查员给予奖励,镇(街道)层面同步配套,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。场所层面按时完成月度安全自查、隐患整改、每日安全提醒确认为主要内容,助推场所层面每月自查和每日安全提醒确认工作落地落实。
开展务实管用的岗位练兵。以管理员、消防指导员、安全巡查员三类人员为导向,通过大练兵、大比拼,营造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的良好氛围。安全巡查员侧重跟踪隐患问题整改闭环,消防指导员侧重指导培训准确辨识隐患,安全巡查员侧重安全巡查发现问题隐患,促进形成更优良的作风、更扎实的态度、更过硬的本领,助推全县基层安全治理能力提升。
落实层次分明的管控措施。根据市级试点推广的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,完成11508家社会面小场所风险核查全覆盖,确保红、橙、黄、蓝四色危险源情况与实际数量一致。实施风险分类分级管控,按照“一镇一策”的原则,结合消防专职队检查计划,制定了属地管理部门年度检查计划,在安全巡查员季度巡查之外,镇(街道)属地管理部门对红色、橙色风险小场所检查不少于2次,黄色、蓝色风险小场所检查不少于1次。督促红色、橙色风险小场所落实每日安全提醒确认和月度自查机制,构建“防得住、控得了、逃得出”的硬措施。(孙士奎)